一张蓝图绘“京”彩 ——北京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扫描
来源: 评论:0 点击:
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,再到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十余年来,北京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着“大城市小农村”“大京郊小城区”的特点,一张蓝图干到底,扎实推进乡村改革、建设和治理水平提升。特别是近年来,北京将“建成什么样的乡村”作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必须答好的问题,系统思考并积极实践,取得了丰硕成果,积累了不少经验。
初春,京郊枝头展嫩芽。记者走进一座座乡村,听村民讲述一个个“京”彩故事。
执“绿笔”绘京郊大美
京东平谷山区,挂甲峪村颇有名气。这个较早就开始美丽乡村建设的山村,从一本规划入手,修水库、种果园,改造旧民居、建起小别墅,发展起乡村旅游、特色林果等产业,成为京郊生态宜居乡村的标杆。
透过初春清晨的薄雾鸟瞰挂甲峪,为群山所环抱,有湖潭作点缀,村景美不胜收。将视线铺展开来,京郊大地上像挂甲峪一样的美丽乡村达1300个,在首都战略腹地绘就了一幅大美画卷。
大都市的农村,应是何种模样?自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,北京市委、市政府始终将这项事业置于城乡融合发展中来考量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更是以其作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,高标准推进、高质量打造。
2014年伊始,北京在原有基础上和问题导向下,重点推进“减煤换煤、清洁空气”行动、农村污水治理、村庄田园环境整治等9项任务。如今,已基本实现南部7区农村“无煤化”,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逾1000处,远郊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.8%。这些关系着蓝天碧水的数字,一项项地“计入”京郊村民的幸福指数,转化为美好生活的切实获得感。
乡村振兴新要求下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以四个“重要”清晰阐释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—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、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、加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。
因其重要,不能松懈片刻。2017年11月20日,十九届中央深改组一次会议提出要“建设美丽宜居村庄”。次日,北京市委市政府即召开专门会议,在系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,部署启动2017-2020年北京美丽乡村建设三年专项行动——通过“三步走”基本将北京所有村庄打造成为美丽乡村,使一个个“盆景”连成一道道“风景”,形成一片片“风光”。
按行动计划,未来3年,北京将通过“编规划、治环境、强服务、重治理、建机制”,重点推进厕所革命、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、村庄绿化美化等10项建设任务。今年将在60多个试点村扎实推进,1000个美丽乡村启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到2020年底前完成全市农村环境整治任务。届时,京郊大地无一村不美丽,无一处不迷人。
酿“京味”塑产业招牌
一块豆腐,能做成什么文章?延庆区井庄镇柳沟村里有答案。火盆锅制作的豆腐宴,吸引着城市里的老饕们。香气带来了人气,柳沟村民俗旅游业随之兴旺起来。村民们忙着接待游客,一年四季难有半月清闲。
豆腐,实在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食材。柳沟村将一块松软的豆腐作为产业基石,非是豆腐有什么特别之处,而是抓住了“京味”这块招牌——挖特色、塑品牌,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。
过去几年,北京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不断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。“菜篮子”、现代种业和休闲农业三大业态发展水平领跑全国,节水、有机、创新、特色等成为“京”字号农业招牌新标签。高耗水作物“减量瘦身”,2016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.69提高至0.72。“菜篮子”四季丰盈,鲜活农产品近半数获“三品”认证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%,每年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约占全国的1/10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提档升级,成为山村发展首选产业,2017年接待游客4337万人次,实现收入44.1亿元。
在产业兴旺目标下,如何把“京味”酿得越来越浓,把“京”字号招牌擦得越来越亮?还需要北京谋划新篇章。1月16日,北京市政府与原农业部(现农业农村部)签署共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合作协议,旨在通过部市共建,把品牌树起来,让产业强起来。
“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,持续净化农业绿色发展的产地环境,提升‘北京产’的美誉和影响力。”在北京市市长陈吉宁看来,走质量兴农之路,不仅是北京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,而且对全国农业具有示范意义。
循着这条路,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向不能变。北京将以与农业农村部共建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为抓手,继续深入推进农业“调转节”,实现全域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;乡村休闲旅游业升级的脚步不能停。北京将着力提升路、水、厕、网等乡村旅游硬件设施,打造特色旅游产品,推动产业融合发展,力争“十三五”期间京郊旅游收入年均增长8%左右。
“要围绕让市民‘吃得放心、游得开心’,持续改善种养结构、供给结构、要素使用,不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水平。”北京市副市长卢彦说。
倡“文明”荡乡村新风
首善之区,文明先行。对北京这座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城市而言,乡土中应该散发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,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优良家风、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。
正如文明体现在细节上一样,乡风文明建设也要从一件件实事做起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北京打响“十个一”文明创建之战,不断厚植乡村软实力。
“十个一”即逐步为有需要的行政村配备一名精神文明宣传员、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(网络宣传视屏)、一所市民文明学校、一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、一个乡情村史陈列室、一个标准篮球场、一个乡村大戏台、一支特色文体队伍、一支志愿服务队和一个农村居民信息服务站。就像是牵动木偶的十根线,“十个一”为北京乡村文明建设这出“大戏”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抓手。
今年初,北京市首届“村歌大赛”在顺义区马坡镇石家营村的多功能综合文体中心唱响。绚丽的舞台、齐全的设备,这里丝毫不输给城市里的大剧院。记者细问得知,石家营村已承办10余次国家级和市级文化活动。这些活动成功举办,“十个一”工程功不可没。
“北京最美的乡村”在哪里?在这项进行了10余年的活动中,已有113个村斩获“最美”殊荣。2012年,在寻找“北京最美的乡村”的基础上,北京市又启动了“首都文明示范村”评选活动。
慈母川村,村如其名。走进延庆区大庄科乡的这个文明示范村,街巷建筑的砖雕、彩绘、门楼、影壁上处处可见慈孝文化符号,慈孝情演出队用精彩的演出讲述慈孝故事,母慈子孝的好家风更是飘荡在一个个小院里。
仁义礼智信,温良恭俭让,京郊乡村里蕴含着丰富的文明建设资源。在乡风文明建设中,北京市不搞空中楼阁,务求贴近群众,模范村民、最美家庭、身边榜样等好人好事评选活动蔚然成风,烟花禁放、文明祭祀、简办婚丧嫁娶等气象一新。
乡风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。新时代里,北京将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着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,通过“发现新乡贤”主题宣传活动等多种措施,为乡村振兴凝心聚气。
立“规约”成善治格局
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要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,走乡村善治之路”。乡村善治,离不开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。近几年来,京郊乡村的很多实践证明,制定一部适合村庄实际的“宪法”——村规民约,让村民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之中,是构建乡村善治格局的有效办法。
曾经软弱涣散的顺义区高丽营镇一村,如今是“北京最美的乡村”。这场华丽“逆袭”的背后,短短5条、106个字的村规民约起了关键作用。
2015年,一村党支部围绕村内矛盾最突出、群众反映最大、最期盼解决的人居环境问题,经过村“两委”、全体党员、村民代表充分酝酿讨论,14次易稿,最终形成了《一村村规民约》。其中第一条,写的是“党员明职责、亮身份、做表率,争当‘五好党员’”,开门见山地强调“党员带头”。在全村党员干部的表率下,仅用了半年时间,一村沿街道两侧杂物乱堆乱放、各户垃圾随地乱扔等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。
乡村善治,离不开党这个总的骨架,离不开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北京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连续19年开展农村党的建设“三级联创”活动,选派第一书记911名,实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对低收入村、软弱涣散村的全覆盖。5年来,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.4万人,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7.8万人次,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头雁振翅,群雁高飞。基层党组织强健起来,北京乡村治理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迎刃而解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,7名老党员、离职老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的“乡贤”,成了村级事务的顾问团队,不仅全程指导、参与和监督村级重大事项决策,而且成为沟通干群关系的“连心桥”。
京郊稳,首都安。接下来,北京将大力加强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,全面推行“一规一表一册一网”,推广乡贤公益协同共治模式,健全软弱涣散村整顿长效工作机制,夯实首都安全大局的底盘。
鼓“腰包”走共富之路
“住在新民居,花海是田园;白天进村企,晚上娱乐闲;生活不出村,科教文卫全;收入年年高,市民都眼馋。”一首打油诗,透着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民日子里的甜。从昔日的问题村、后进村,到今天让市民眼馋的村,蔡家洼的变化,生动诠释了北京市持续推进强村富民的改革实践。
“让土地流转起来,资产经营起来,农民组织起来”。近年来,北京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“新三起来”,蔡家洼村就是远郊区试点村之一。通过成立蔡家洼股份经济合作社,有偿流转村民土地,探索施行“资产量化型”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,蔡家洼村全员量化分配户籍股、资源股、资产股,实现了家家有股、户户获益。
2017年,蔡家洼村民的“钱袋子”里有4份收入:土地流转费、工资收入、股份分红、富余房屋出租或经营民俗户收入,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。
蔡家洼村的变化,是北京以改革为动力,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缩影。党的十八以来,北京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“牛鼻子”,千方百计让更多的京郊农民过上甜日子。改革,是其中关键一招。通过改革,京郊农村的主体、要素、市场不断被激活,闲置农宅、林场山地、设施大棚都成了农民眼里的“金疙瘩”。
为了走好共同富裕之路,北京市还在就业促增收、精准帮扶和社会兜底方面下了一番功夫。过去5年,北京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管理制度,累计将42.8万农村劳动力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;共完成低收入农户7.26万户和234个低收入村精准识别、精准帮扶;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70.6%和89.2%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2012年的640元提高到1200元。
随之而来的,是农民的“腰包”越来越鼓。2017年,北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创新高,达到24240元,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首次突破万元,达到10698元,“双增长”让京郊农民率先迈入小康社会更有信心。
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加快推进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、高质量的农村现代化、高标准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,持续增加乡村优质生态产品、优质休闲产品和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。”在北京市委农工委书记、市农委主任孙文锴看来,这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应有担当,也是京郊农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。
按着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继续干下去,乡村振兴的“京”彩画卷,值得期待。